成都兴城双碳资讯 (第十九期)

2025.01.31

一、政策动态

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第一版)正式上线

   2025年1月10日,生态环境部与国家统计局共同建设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简称“因子库”)第一版已正式上线。该库是我国碳排放统计体系的首个官方排放因子数据库,旨在为各界提供准确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覆盖直接/间接排放数据,统一电力、钢铁等10大行业核算标准,解决企业碳核算数据不一致问题从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社会各界可登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网站,查询相关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并参考使用。

  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网站:https://data.ncsc.org.cn/factoryes/index


绿色建材政府采购扩围

近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通知。自2025年1月1日起,包括在四川成都、泸州、德阳101个市(市辖区)实施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纳入政策实施范围的项目包括医院、学校、办公楼、综合体、展览馆、会展中心、体育馆、保障性住房以及旧城改造项目等政府采购工程项目,含适用招标投标法的政府采购工程项目。鼓励各政策实施城市将其他政府投资项目纳入实施范围为实现国家的绿色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撑。

原文链接:关于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通知_国务院部门文件_中国政府网

二、地方新规

 上海发布最严绿色建筑新规:2025年起新建民用建筑强制一星级以上,鼓励建筑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上海市绿色建筑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三大刚性措施:

(一)强制星级全覆盖所有新建民用建筑需达一星级以上,政府投资超5000㎡公共建筑强制三星级,(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五个新城等区域的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不低于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建设。

(二)全周期闭环管控从土地出让到验收全程植入绿色要求,首创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禁交付,施工阶段全面推行装配式建造与绿色建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绿色建筑标识制度。政府投资建设的新建绿色建筑应当申请绿色建筑标识,鼓励其他新建绿色建筑申请绿色建筑标识。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绿色建筑,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

(三)民生双轨激励购买二星级绿色住宅可享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公共建筑实行能效分级管理,超标用能强制改造。

(四)建筑业碳交易机制探索探索建立建筑领域参与上海市碳排放权交易机制,逐步将碳排放达到一定规模的建筑纳入碳排放管理。鼓励开发建筑领域碳减排项目和场景,将碳减排行为进行量化并赋予价值,运用商业激励、市场交易等方式,推动实现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

建筑运行占上海碳排放总量20%,条例通过技术升级(如数字化运维)与区域协同(长三角标准统一),预计推动上海市建筑碳排强度下降30%以上。

原文链接:将碳排放达到一定规模的建筑纳入碳排放管理!《上海市绿色建筑条例》公布,2025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