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兴城双碳资讯 (第二十三期)

2025.05.30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国务院总理李强5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研究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关举措。

   会议指出,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要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实施,积极应用先进装备和工艺,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加大清洁能源、绿色产品推广,提升  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要加强共性技术攻关,完善重点领域标准,优化相关政策,健全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更好支持和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会议指出,建立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对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区域间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推动建立覆盖更加全面、权责更加清晰、方式更加多元、治理更加高效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进一步细化重点任务和落实举措,实现生态产品供给地与受益地良性互动。要深入推进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稳步拓展补偿领域,积极探索森林、草原、大气等其他生态环境要素补偿方式。要健全奖罚分明的制度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保护、谁受益”,研究完善激励约束政策,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原文链接:https://www.miit.gov.cn/xwfb/szyw/art/2025/art_090cc959a67747ea86e35d7ee5d60a26.html

生态环境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部牵头起草并联合14个部门于5月28日印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提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体系框架、主要任务和落实措施,强化了应对气候变化标准的顶层设计,突出了标准的基础性、规范性和引领性作用。

   《建设方案》明确了三方面的战略目标:

         一是坚持“急用先行、逐步完善”的原则,围绕重点领域分期分批制修订关键标准;

         二是强化标准的协调机制,推动多部门、多层级标准协同衔接;

         三是加快推进标准国际化进程,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规则制定,提升中国标准的国际影响力与互认度。

    《建设方案》构建了“三大子体系+十五类二级标准+四十五类三级标准”的整体框架。这三大体系包括:基础能力支撑标准体系、减缓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和适应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分别从“算得清”“减得下”“抗得住”三个方面为我国气候治理提供技术与制度支撑。

原文链接: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3/202505/t20250530_1120372.html